类似“瑞士银行”的第三方保管库来大湾区了!

2021-4-21

类似“瑞士银行”的第三方保管库来大湾区了!

南方Plus举报


  海归杨明(化名)在上海租了一个15年期的第三方保管箱,将一些重要的、有纪念价值的物品和资料证件放在里面,比如结婚纪念品、大学时写的日记、母亲遗物等。他曾在英国生活过,习惯了使用第三方保管服务,“在国内,要找到这样的服务,还比较少。”


  在发达国家,第三方保管库服务是一个城市的基础配套设施。现在,这种对国内消费市场尚属陌生的新服务已悄然兴起。


  近日,粤海置地宣布,将在其开发的深圳重大项目粤海城引入由宝库文化打造的专业第三方保管库“宝库1号”,为该项目所在的黄金珠宝产业商圈注入全新的城市基础配套,同时也为粤港澳大湾区人群提供新服务。

 

  第三方保管库“宝库1号”。


  据悉,国内第三方保管服务头部企业“宝库1号”,拥有成熟的运营模式和对标国际的保管库标准。


  “我们不单纯提供保管服务,同时用文化展览、活动策划为保管服务客户提供丰富的配套服务。”宝库文化副总裁王丹表示,这种模式通过文化、艺术为高净值会员提供文化消费等,又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内生循环。


  深圳引入大型第三方保管库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的深圳,正在引入越来越多国际先进城市的基础配套设施。其中,位于深圳罗湖区、国内外知名的黄金珠宝聚集区—水贝布心珠宝商圈,在升级改造后,将引入第三方保管服务。


  据介绍,全国70%以上的珠宝深圳水贝,该产业带的珠宝年产值超4000亿元。根据规划,该商圈正在升级改造,未来将拥有黄金钻石金融、设计研发、智能制造、品牌运营和展示交易等完整产业链要素,并而向世界展示。


  粤海置地投资开发的粤海城项目正是该产业升级的重要平台,其将被打造为多元化珠宝及时尚文化产业基地、罗湖区产业引擎的标杆性项目。

  

  运用高科技防盗、保管的地下储存库


  “深圳未来城市更新的基础设施配置及服务将对标世界级湾区城市,而粤海城将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具有前瞻性的功能设计。”据粤海置地副总经理梅青君说,为了提升和服务好水贝布心珠宝商圈各商家和机构,该项目将携手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要素市场——上海钻石交易所资源,打造大湾区延伸服务平台。


  同时还引入第三方专业保管服务品牌“宝库1号”,将充分利用粤海城地下空间,打造成符合黄金珠宝及其他贵重物品存储需求的保管库,服务于区域产业升级,和完善产业及相关配套,与行业共同成长、共发展。


  “纵观世界钻交所,周边都设置有配套的第三方保管库。无论珠宝产业,还是上海钻石交易所,都需要配套保管库服务,这是珠宝流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世界钻交所联合会副主席、上海钻石交易所总裁林强认为,第三方保管库落户粤海城,将使区域内珠宝产业链更为完善整合、产业聚合效能更加显著、产业平台优势更为明显。


  在上海,该交易所两年前就与“宝库1号”合作,设置会员专区,并为该交易所会员提供专属定制化服务。


  记者获悉,将于202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粤海·宝库1号”,规模将超过3000平方米,能提供上万个保管箱。宝库文化将就在品牌、技术和管理、运营上与粤海置地开展深度合作,而该保管库除了为客户储藏保管贵重珠宝、艺术品外,还可为商务商业机构、高净值人群提供资料管理备份、家庭个人财富管理、艺术品储藏等。


  有专家评论道:“宝库文化与粤海置地共同打造的专业第三方保管库‘粤海·宝库1号’,缩短了粤海置地在第三方保管库行业内的探索路径,有力地促进了长三角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交流,实现跨区域资源协同,扩大产业聚合效应,形成共享、共建、共赢的良性互动。”



  第三方保管服务在国内尚属新鲜事


  对标国际,费时多年制定我国首个第三方保管标准


  在上海地标上海中心大厦地下最深的负五层,有一个创世界纪录的地下保管库:目前可容纳 18698个保管箱。一个个泛着冷冷金属光的厚重箱子,整齐排列在戒备森严、科技感强的地下,犹如进入好莱坞大片中的地下银行。


  据介绍,部分工作、生活在陆家嘴的外籍高管,平时租住在高档公寓,因随时有搬家的可能,他们也习惯把重要物品,存放在第三方保管箱里。因为第三方保管箱服务在发达国家,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标配。


  “在欧洲,保管箱业务拥有200多年历史。”宝库文化创始人柳费国曾考察过许多国家与地区,他发现在纽约、苏黎世等国际性城市,第三方保管库服务几乎成为国际大都市的基础配套设施。特别在国际三大湾区内的港口城市,这项服务的普及程度超乎普通人想象。


  柳费国分析,优质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及服务对于引进高素质精英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方保管服务满足城市高净值人群对于隐私与安全的双重需求。”


  “在宝库1号规划之处,我们曾对陆家嘴周边做过调研,结果发现包括银行和金融机构的保管箱仅为2万余只,保管箱具有很高的出租率,大箱一箱难求,明显远远不能满足未来市场需求。陆家嘴金融城正经历从都市向都会的转变,需要更具前瞻性和包容性的城市基础配套。”王丹说。


  在王丹看来,目前上海陆家嘴金融城已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金融中心,这里汇聚728家银行、证券、保险等持牌金融机构,还聚集大量高净值人群,这些数量庞大的金融机构以及国家级要素市场对专业存储有着强烈的需求。


  在地标注入软需求 打造有温度的新服务


  日前, “宝库1号”在《21世纪商业评论》《21世纪经济报道》联合举办的“21世纪商业模式峰会”上,荣获2020年度中国“文化产业创新奖”。然而,它的商业模式有何创新之处?


  在上海地标、中华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的37-38层,记者看到这里有4个艺术展馆,包括展示60余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作品的匠心馆,展示中国古代艺术品的上海观复博物馆,展示中国园林之美的室内空中园林“半亩园”等。


  “我们希望让建筑支撑起文化的高度,让文化成为建筑的灵魂。”王丹如是说。


  针对保管业务,王丹更强调,“我们不是单纯为客户保管物品,还有策展、办展、举办入库珍存仪式等增强体验的文化服务。”


  她进一步解释称,比如艺术家或艺术机构在楼上举办展览或交易艺术品,在撤展、换展品或艺术品交易前后,艺术品需要保管,就可租箱子保管在该公司地下库里;又如,有些家庭租箱保管有纪念价值的物品,当他们一家人需要一同前来开箱时,该公司也会根据客户需求,为他们策划、举办开箱仪式以及家庭日活动,让他们感受到珍存家庭记忆的幸福感。


  “第三方保管业务是国际先进城市的基础配套,随着中国中产阶层人群壮大、高净值人群增多,以及商务活动频繁,国人对它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强烈。”王丹说,在刚需之外,该公司还创新将情感、文化等精神层面的软需求,注入到该商业模式中。


  据透露,“宝库1号”在上海中心为试点历经8年探索后,已积累了成熟的建造、运营、服务经验,接下来将加快脚步,在深圳、杭州、成都、厦门等地开展项目合作。


  【记者】欧志葵


  【作者】 欧志葵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